小螺号DiDi吹

收魂人

Z.LI:

最近常常想一些关于摄影的事,也遇到了一些瓶颈,不知何去何从。

 

最初接触照相机纯粹只是因为我刚好有一台单反,我又刚好喜欢到处玩,去哪都把它捎上,看到有意思的东西就咔几张,这么一来,一次旅行回来就有了好多照片,怎么也能挑出几张能看看的吧。慢慢的,开始接触后期,又在网上看各种真伪大神的作品,到后来,所有的社交网站都变成了我观察他人摄影作品的一个通道,刚开始的时候随便看到一个所谓“大师”的片子都是感慨万千。自己是个懒人,零零碎碎的看网上的教程,所幸还是个贪玩的人,只要一上路,就是拍照片的大潮,社交网站上也开始发一些自己拍的照片。直到最近,打开一个被曾经的自己赞不绝口的相册,竟然觉得有些照片也不过如此。刚开始别人说我拍的好像明信片上的封面,还是觉得这是个compliment,现在一直对自己说尽量不要浪费快门在明信片照片上。国外旅行的时候也不想对着风景咔个不停了,看到来来往往的人反而有了更多的冲动。

 

开始思考我拍照片到底是为了什么,撇开虚荣心不谈,还剩下多少可以convince我去做这件事的理由。记录生活,暴露问题,提供视角,这些都是。但当我把相机举起,对着一个素不相识的路人得时候,心里还是很犹豫,该不该举起相机,什么理由支撑我去占有眼前的人,景,物,我拍的照片又能产生什么样的作用。我很少把相机对着人得正面,每次都是很怂的拍别人的背影,或者趁别人不注意偷偷来两张,直勾勾的对着一个陌生人拍,这个举动在我看,太aggressive,没有得到permit,觉得是在做一件不道德的事。据我的经验,在相对文明的地方还好,被拍的人不会太反感,有时还会对着镜头耍宝,但有些地方,记得在摩洛哥的时候,很多人是非常反感被拍的。有说法是他们觉得照相机会收魂,每拍一次,就收走一次魂。不管是不是这样,摄影师还是常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道德困境,通过镜头去窥探别人的情绪,捕捉别人的一举一动,化为自己的作品。

 

有时会觉得,摄影师躲在镜头后面,收取这个世界的魂灵,是有几分自私。

 

什么样的摄影师在踏踏实实的拍照? 每天打开社交网站,都被各种各样的图片刷屏,鱼龙混杂。这是个图片信息泛滥的时代,拍照片的人越来越多,越来越杂,摄影的动机也五花八门。越来越多人拿拍照给自己贴标签。当某样事物变成一个被某个群体追随的标签的时候,这个标签离被毁灭也不远了。所以我相信拿摄影来标榜自己的人,不会坚持太久的,真正喜欢拍照的人,会留到最后。

 

什么样的照片可以stand out? 暂时先撇开那些刺激人的感官来创造效果的商业摄影不谈。那些画面精美,但没有太多内容的照片可能可以一时吸引人们眼球,但是看多了都是会审美疲劳的。在我看来,说到底,一张照片一定要有内容,或动或静,有叙事感,有concept. 其他所有的一切,色调,构图,都是照片内容的奴隶。甚至有时候色彩也是distraction,很多大师都坚持拍摄黑白照片。德味不德味,各有所爱。所以我一直都觉得film or digital没有什么高低好争的,从本质上来讲,殊途同归。

 

好照片确实也离不开好器材好技术,但是照片的深度依赖于摄影师自己的视角和观点,不只只是记录和选择,有表达的记录,有态度的选择。一张照片里永远都会有一个人,就是相机背后的人,这个人的看什么样的书,有什么样的经历,过什么样的生活,收魂人的欲求和思想,一定程度上就已经决定了照片的水准。

 

技师未必是艺术家。

 

积累,再继续收魂。

评论
热度(24)
< >
© 小螺号DiDi吹 | Powered by LOFTER